蒯焕果然没有猜错,当刘备、诸葛亮得知孟达居然不顾大局,离间刘封与关羽之间的关系,阻止刘封出兵相助关羽以后,几乎都认为孟达该死。
正是为此,刘封不仅无过,反而有功。
刘备之所以还要象征性给予刘封惩罚,只是为了堵住东州士人之口罢了。
敲定了对于刘封的处置,刘备反而皱眉道:“封儿领兵支援云长,建议另派良将镇守东三郡,孔明以为谁能担此重任?”
诸葛亮沉吟半晌,道:“子龙忠勇善战,于汉中之战建立奇功,若有子龙镇守东三郡,必然万无一失。”
刘备闻言,微微颔首。
他作为一位非常擅于用人的君主,对于如何使用麾下诸将心里十分清楚。
赵云跟随刘备很早,又屡立战功,如今却仍旧只是一个杂号将军,哪怕在汉中之战立下赫赫战功,也没有得到晋升。
不仅如此,纵然刘备称王或者称帝,赵云的官职都没有任何变动,显得非常诡异。
之所以会这样,除了刘备从心底信任赵云,知道对方不会因为官职未得晋升而心生怨恨以外,还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。
刘备入蜀之初,众臣建议刘备将成都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,赵云却出言反对,建议刘备将房屋田地分给百姓,让他们安居乐业。
诸将跟随刘备打天下,大多数都为了名利二字,都城的房屋田地,只要是正常人都知道含金量有多高。
赵云却因为自己的一番话,让诸将损失惨重,自然招人记恨。
刘备正是知晓这点,才没有给赵云晋升,免得赵云再受诸将嫉妒。
至于刘备称帝却不加封赵云,是因为赵云极力反对出兵征讨东吴为关羽报仇。
当时的状况,荆州派系都想征讨东吴夺回故乡,就连诸葛亮都不敢犯众怒,没有直言劝谏。
赵云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劝说刘备先伐曹魏,再攻东吴。
最终惹得刘备不快,甚至不让赵云参与伐吴之战,直接命其在后面运输粮草。
正是因为这件事,刘备称帝本该得到晋升的赵云,再次未得丝毫晋升。
另外一个明确反对伐吴之人乃是秦宓,只是这人在刘备心中的分量远不及赵云,直接被当场下狱。
当然,赵云此时虽没有得到晋升,却并不代表刘备不信任他。
若派遣赵云前去镇守东三郡,再不升官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。
诸葛亮此时推荐赵云,除了赵云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以外,也未尝没有趁机让刘备给其加封的意思。
诸葛亮对于赵云,可一直都是喜爱有加。
刘备略微思量以后,道:“既如此,那便加封子龙为征远将军、汉东都督,统兵五千督房陵、西城、上庸三郡军事,可自行在东三郡募兵。”
诸葛亮闻言,当即说道:“主公圣明!”
赵云的此次加封,直接从杂号将军晋升为战区司令,绝对算得上是一步登天。
不过相比起魏延,赵云这位功勋卓越的旧臣,拥有如此封赏倒也不算什么。
汉水之上,战船密布,蒯焕、刘封引兵一万,还带着上庸囤积的许多钱粮,顺流而下直往樊城而去。
“二弟,据我所知,前将军麾下兵马只有三万余,不仅要分兵镇守江陵、公安,亦要分出水军控制汉水,还要分兵围困襄阳,攻打樊城之兵只有两万。”
“樊城之中,曹仁乃魏国上将,素来擅守;又有满宠、庞德以为爪牙。”
“满宠者,文武双全,不可小觑;庞德者,昔随马腾纵横凉州,骁勇异常。”
“仅凭两万兵马,想要攻克樊城恐怕并不容易吧。”
直到此时,刘封都不相信关羽在襄樊战场能够打出什么战绩,觉得此番驰援关羽,大概率会白跑一趟,根本捞不着什么功劳。
其实不仅仅是刘封,恐怕就连刘备、诸葛亮,都不相信关羽会在襄樊战场打出什么耀眼的战绩。
毕竟汉中之战已经结束,曹魏援军随时都能驰援樊城,只要曹仁、满宠、庞德能守住樊城一段时间,凭借关羽手中微薄的兵力,想要取得战果几乎难如登天。
蒯焕道:“兄长无需费心,我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。”
由于大军乘坐战船顺流而下的缘故,再加上上庸距离樊城并不远,没过多久便已经抵达樊城境内。
关羽得知刘封、蒯焕领兵一万前来驰援,不由大喜过望,命令关平亲自前去相迎。
甲板之上,刘封举目眺望,遥遥看见一队战船逆流而来,船上打着“关”字旗号,不由说道:“莫非是前将军亲自前来相迎?”
蒯焕闻言,却是微微一笑,道:“以前将军的高傲,岂会自降身份前来迎接你我这两个小辈?”
“若我所料不差,来者应该是前将军长子关平。”
果不其然,蒯焕话音刚落,就听着对面船上有喊声响起:“末将关平,奉前将军命令前来迎接上庸援军,敢问公子封可在船上?”
刘封略显佩服地看了蒯焕一眼,而后气沉丹田,大声喊道:“刘封在此,有劳少将军亲自前来相迎!”
有了关平的接待,刘封、蒯焕很快就被接到了汉江水寨之中,把船只安置在水寨以后,二人就被带去营寨面见关羽。
二人进入主帅营帐,只见一位年过半百的将领居于上位。
此人头戴青巾,身着金甲,甲胄外面披着绿袍;其人髯长二尺,面如重枣,唇若涂脂;丹凤眼,卧蚕眉,相貌堂堂,威风凛凛。
哪怕仅仅坐在那里一言不发,蒯焕都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极强的压力。
毫无疑问,眼前这位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羽关云长。
“末将刘封,拜见前将军!”
刘封哪怕身为刘备养子,看到关羽也感觉心生敬畏,急忙上前行礼。
“草民蒯焕,拜见前将军!”
蒯焕亦是上前行礼,语气颇为恭敬。不管是关羽现如今的身份地位,还是对方在历史上的名望,都足以让蒯焕如此。
关羽放下了手中书卷,略微眯着眼睛打量着刘封、蒯焕二人,目光在蒯焕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。